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滑风险加大、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加之产业债刚性兑付被打破,城投债的比较优势突出。但也应该看到,房地产市场景气下行带动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收入下滑,导致城投债市场内部出现大分化。
8月城投债发行规模仍然延续了5月以来的回落趋势。据华创证券初步统计显示,8月城投债发行规模已经低于400亿元,创下13个月以来的新低。而在发行量回落的同时,城投债收益率亦持续下行。
发行规模呈持续缩量
“以城投债发行代表的融资平台资金需求今年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华创证券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今年前4个月,城投债月度发行量逐月回升,4月达到接近3500亿元的历史新高,此后逐月回落,7月降至约880亿元。
同时也有迹象显示,监管层已经开始收紧城投债的发行速度。2014年8月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相关机构就城投债近期暴露出的风险进行警示。
近期,有关城投债的个案风险时有发生。最新的案例是,8月27日,怀化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因总经理被纪委部门立案调查,被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民生证券分析师刘丹认为,城投债今年上半年存量规模增速超过25%,发债主体资质下沉比较明显,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强劲。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作为偿债主要来源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缩减较明显,因此城投平台债务偿付压力较大,对于城投债的相关风险和政策需要持续关注。”刘丹提醒道。
今年年初城投债的收益率一度飙升至9%,之后逐步回落。截至目前,城投债的收益率已下行至7%左右,下行幅度超过200个基点。
此外,对于债务负担较重的地方政府,发改委在上述座谈会讨论中则提出,如果地方政府所属城投已发行未偿付的企业债、中期票据余额,与当年地方政府GDP的比值超过8%,其所属城投企业发债应严格控制。
城投债依然相对安全
在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看来,城投债短期不会暴露系统性风险,仍然是相对安全的资产。首先,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再融资风险,与财政收入的变动关系并不大。在目前情况下,只要再融资政策不显着收紧,地方政府仍然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
“其次,控制增量风险、化解存量风险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共识,再融资政策显着收紧至主动暴露系统性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很小。短期内,城投债仍然难以退出历史舞台,而成为地方政府再融资的一个缓冲地带。”徐寒飞进一步指出。
不过亦有分析人士认为,“防风险”导致的融资监管政策顺周期变化,加大了部分低等级发债主体的融资难度,也增加了信用风险暴露的概率,城投债虽然实质违约短期尚未到来,但估值风险依然存在,预计未来城投债走势将趋于分化,对低等级品种应谨慎对待。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主管邓海清亦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滑风险加大、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加之产业债刚性兑付被打破,城投债的比较优势突出。但也应该看到,房地产市场景气下行带动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收入下滑,导致城投债市场内部出现大分化。
“在城投债大分化时代,对过度依赖土地抵押的城投平台、非一级平台的融资平台子公司甚至孙公司、开发区平台等应保持警惕。”邓海清对此还建议。
不过尽管业内纷纷预测下半年城投债发行量将持续缩减并提示风险,但近期仍然有多家研究机构发布报告认为,从资金面以及需求端来看,下半年城投债的投资价值还将显现,牛市行情有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