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 2019咸阳好人榜

城投债放量发行恐埋雷

来源:经济导报

日期:2014.04.22 阅读:3378
    在城投债兑付期集中到来之际,其发行量也创出新高。
 
    18日,中国债券网信息显示,当日共有9家城投平台背景的公司登出债券发行公告,涉及淄博、包头等多个城市,单个融资规模多为10亿元左右。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4月以来,已经有近70家城投公司公布债券发行公告,总量超500亿元。
 
    “一是今年兑付金额较大,发改委允许地方借新债偿旧债,造成新债发行量大幅走高;二是如今市场信用风险大增,城投债有政府背书这一优势,很受市场欢迎。”19日,华南一券商机构的固定收益分析师杨永魄对导报记者表示,城投债的体量短期内还将迅速扩张。
 
    然而,多名业内人士也表示,城投债融资成本之高、项目见效之久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放缓,都令其风险的天平不断倾向违约一边。“如果增速再不有所控制,很可能会超过经济体承受能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周广生提醒说。
 
    多投基建项目
 
    18日9家,17日16家……在导报记者的统计中,4月的债券市场无疑成为城投债的天下,14个工作日内,共有60余家公司发布债券融资文件,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等多家一线城市城投平台均在其列。
 
    在发行债券的企业中,还包括山东淄博 、烟台等市的多个平台公司。如18日公布发行文件的淄博市临淄区公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为临淄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全资控股,主要承担临淄区城市基础性建设投融资 、土地储备开发与整理和对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经营,此次其计划发行10亿元7年期固定利率债券。
 
    17日,烟台市莱山区城市资源开发经营管理中心(下称“莱山资开”) 发布了7年期6亿元的债券发行文件,烟台市莱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是其惟一的出资人。
 
    相关公告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发债募集资金均将用于当地基础建设项目。临淄资管10亿元中,9亿元将用于临淄区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建设工程,1亿元将用于临淄区城镇道路提升改造建设工程;莱山资开6亿元则是,4.5亿元将用于莱山区城区道路改造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1.5亿元将用于逛荡河综合整治项目。
 
    实际上,近期发行的城投债多为投向道路、水利、地方保障房建设等基础建设项目。“今年企业投资与市场需求都有所不足,通过加大城投债的供给加强地方城市基建,成为政策决策稳增长的一个体现。”周广生分析说。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今年以来,城投债有持续放量的倾向。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城投债累计发行3594.70亿元,较去年一季度的2993亿元增加约20%。
 
    杨永魄认为,从年初的增长,到4月的放量,今年城投债的火爆既有宏观政策的原因,也有微观市场因素的推动。“城投公司多是政府控股,政府背后的财政力量被视为隐性担保,相比近期违约的‘超日债’等债券来说,安全性较高。同时,近期是城投公司偿债高峰,地方‘续债’的积极性也高。”
 
    缺乏约束下的风险
 
    由于“城投债”项目一般需要10多年后才能产生收益,此次城投债的放量,也随即引发业内人士的担忧。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政府背书”虽然能够给城投债带来更多信任,但随着城投债规模进一步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减缓,其违约风险开始放大。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本月发行的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就有多处提到地方财政不确定性 的风险。如大公国际在对莱山资开的评估报告中表示,2009年-2011年莱山区财政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比较大,房地产业纳税占比均超过40%,然而该收入受土地存量、建设存量、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能否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存在一定程度不确定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财政收入存在一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已经并将继续普遍进入还债高峰时段。国家审计署近期的审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10.9万亿元债务中,今年到期需偿还的占21.89%,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到期需偿还的分别占17.06%、11.58%和7.79%,地方政府整体上用于清偿“城投债”的资源必然大大缩减。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评估公司将城投债的主体进行了降级处理。杨永魄告诉导报记者,降级涉及一家武汉和一家哈尔滨的城投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对背后政府担保的担忧。“近期城投债的利率处于9%左右的较高水平,这样的融资成本,已经体现出市场担忧情绪。”
 
    “对城投债的发行必须要有所约束了。”周广生表示,高息融资成本已经超过部分基建项目能够带来的收益,现在是政府平台为了维持该项目,不得不进行的再融资,这种“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一旦超过经济体的承受能力,很可能导致违约出现。“目前国内的债务水平尚处可控范围内,应该尽早采取措施,杜绝隐患。”
 
    多名业内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张势头需进一步 控制,中央层面应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差别化分层次管理,并尽快出台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同时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改革地方投融资平台,以求治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