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省审计厅发布《陕西省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732.56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947.75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413.48亿元。结果显示,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属政府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指由政府提供担保,当某个被担保人无力偿还时,政府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是指政府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
此次审计范围有多大?涉及7万多笔债务
2013年8月至9月,审计署统一组织西安特派办和全省审计机关,对省本级及所属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本级和1216个乡(镇)截至2012年底和2013年6月底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此次共审计255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131个融资平台公司、1860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42个公用事业单位、214个其他单位、28326个项目,涉及70191笔债务。
为何有这么多债务?财政投入难满足资金缺口
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受综合财力所限,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方面资金缺口较大,仅靠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需要。
从审计情况看,我省政府性债务资金有85.82%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土地收储、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其余债务资金用于工业、能源等方面。债务资金的投入,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偿还债务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债务风险有多大?风险总体可控
这么多债务有多大的风险?审计结果表明,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以及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首先,从债务率和逾期债务率这两个衡量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制指标看,均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我省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债务余额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偿还。近年来我省仍将保持的较高增长速度,为债务偿还提供了保障。
第三,我省政府性债务用于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将改善外部投资和企业经营环境,能促进税收和地方财力的增长,为债务偿还提供保证。
审计发现了啥问题?部分地方债务负担重
审计报告认为,我省政府性债务在管理中存在四大问题。第一,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第二,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12年底,全省有5个市本级、1个县本级、143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从行业债务状况看,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债务余额为2133.85亿元,债务偿还压力较大。
第三,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有一定程度依赖。截至2012年底,10个市级、32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631.86亿元,占全省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2363.80亿元的26.73%。
第四,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如2013年以来,西安市灞桥区北部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和西安市浐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两家单位,违规通过回购(BT)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合计0.86亿元;2012年8月,陇县政府为县中医医院从农业银行陇县支行取得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0.06亿元出具了担保承诺书。
下一步咋管理?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据悉,有关地方和部门正积极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政府负债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将政府性债务状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出现“半拉子”工程等。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杨昊霆采写
时政观察
多省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有依赖
截至1月25日,全国已有不少省市区公布了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浙江、四川等。从审计结果看,不少省份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已发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从各省市区公布的信息分析,有三大特点。第一,多省市区均称“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第二,各省市区政府性债务大部分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第三,从公布的问题来看,除了债务增长较快、部分地方债务较重之外,上海、广西、广东、北京、湖南、陕西等省市区明确表示,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在公布审计结果及存在问题的同时,地方审计部门也提出了建议,包括完善审计制度、防范债务风险,纳入考核、问责政府,严控举债、严格程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性项目建设、降低政府性债务负担等建议。
在地方政府中,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省份,开展政府性债务管理已近10年。该省的做法有:出台债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对政府性债务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和统计等做了严格的规定;把包括政府负债在内的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每年的审计监督范围;部分地方尝试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