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天津某城投公司非标产品延期兑付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有粉丝发微信问我,城投信仰是不是要破了,国家是不是不管城投公司了,跟城投公司的业务还能不能做等一系列问题。
涉事的三方情绪都不太好,资管公司和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没有收到融资方的还款,为了履行受托人的义务,肯定是想尽一切办法催促该城投公司还款,在当下这个敏感时期,城投公司能否得到当地政府的救助,真的是个很大的未知数。
投资者多半是北上广深的高净值客户,里面可能还是他们的养老钱,到期了,没有收到本金和利息,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在很多老百姓眼里,信托产品是刚性兑付的,特别是城投公司的项目,所以放心大胆去买。而事实上,确确实实鲜少有城投公司发生债务违约。
债研君前些年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某中产家庭,为了享受信托产品的超高收益,亲戚朋友凑钱,买了几百万的信托,兑付日是那年春节前,结果融资方出事了,他们那一大家子真的是年都没过好。所以过激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拉横幅堵门举动,所以很多券商不愿意做集合类资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出事了投资者拉横幅堵门。
城投公司作为借款人,肯定是弹尽粮绝了,不是不想还,而是没钱还。这家城投公司负债率较高,通过各种渠道融资,虽然不能说是典型的网红,但是也有几个朋友跟我提起这个公司的融资需求。
债研君分析,该城投违约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1债务规模太大
看问题要看本质,担保人是融资方的母公司,所以财务信息看担保人的要更准确一些,很显然,本案中担保人也没钱了。截止到2017年6月底,负债总额为642亿,如果统一按照6%年利率来算的话,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要38亿多,加上到期的本金,可以想象该公司还款压力有多大。
2资产负债率太高
截止到2017年6月底,担保人资产负债率91.3%,净资产仅有61亿。再加上担保人15-16归母净利润较少,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差,这也是绝大部分类平台公司的现状。
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销售、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农业等业务,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业务收入是公司营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这两块收入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运营房地产业务的子公司近几年持续亏损。
债研君看来,正常情况下,除了某些特殊行业负债率超过80%的情况可能都会比较危险。
3承担了较多的公益性项目,政府委托代建项目回款不及时
这也是全国的城投公司一个共性,政府委托城投公司建设一系列项目,城投公司拿着这个项目到资本市场融资,钱拿到了,项目也建好了,政府答应给的钱迟迟到不了位,这个债本应该是政府还的,结果却记在城投公司账上。
4去年以来强监管政策导致再融资能力逐渐恶化
原来的情况是城投公司不怕欠的钱多,反正大家都是借新还旧,肯定不会违约,谁欠的钱多说明当地政府想得开,大量融资后带动了GDP和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城市面貌都会有很大改变,毕竟那么多钱砸下去了。
现在的情况是,中央政府三令五禁止城投公司替地方政府融资,增加地方政府隐性负债,一个是财政部23号文,再加上审计署公布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情况,现在绝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不太敢给城投公司输血了,就连标准化的债券,有些银行在财金23号文后都担心买了城投公司的债是不是变相增加政府负债。
全国绝大多少城投公司的再融资能力受到考验,也就意味着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借新还旧了,当地主家的余粮吃完了的时候,违约也就是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