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等不得、慢不得。早转早见效,早主动。慢转,积累的问题会越多,后续发展会更加被动”。对于城投企业的转型亦是如此。
首先,经济形势倒逼转型。2015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增长率下降,总需求不足,我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各类宏观总体指标下滑较明显,并超越市场预期,企业绩效恶化、地方债务风险恶化、资源环境约束、产能过剩、房地产周期调整等风险和问题,形势越来越严峻,出路只有一条——改革创新。
其次,顶层设计引导转型。《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9月13日向社会公布。《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了国资委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最后,城投发展需要转型。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的城市投资公司,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房建设等重大项目融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发展中也暴露不少问题:政企不分、市场化不足问题;优质经营性资产及项目少,运作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普遍缺乏高效的企业管理运作机制和理念;融资渠道单一、负债率高、风险较大。
未来平台公司将着重体现出市场性、统筹性、盈利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1、市场性。在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经营的关系中,市场化是主基调,“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政企分开,深化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
2、统筹性。需平台公司发挥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作用,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执行者。平台公司是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抓手,积淀和聚合了大量资产、资本和国有企业股权,在转型中需要平台公司发挥高位统筹管理作用。
3、盈利性。国家对平台公司的管理趋于严格,对资产经营收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平台公司的“政府背书”信用被斩断,公司持续融资需要更强的实力、更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能力;平台需重组资源,剥离和整合两手操作,提高资产改革的有效性。
4、可持续性。更强调企业运营管理的合规性和资产经营管理的长期性、持续性。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经过投资开发建设的热潮,进入平稳发展期,资产经营管理更强调长期稳定持续经营和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公司的规范化和持续性运作。
但因地方政府资源禀赋不同,投融资体制差异,以及地方核心领导对中央文件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同,平台公司积累的资产资源和能力也有所不同,平台公司在发展中逐渐分化,现代咨询认为未来平台公司将出现几种发展定位,比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城市综合运营商、投资控股公司等。
(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
城投企业作为政府性资产资源的集大成者,凭借其积累的国有产权、强有力的融资能力、良好的政府关系等,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逐渐将城投企业打造为“分层运作、分业经营”的集团化公司。集团公司将发挥其资本运作、融通资金、战略统筹等方面的作用,子(集团)公司将逐步实现其专业发展,打造其在经营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城市综合运营商
基于城投公司积累的融资能力、城建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定位为城市(产业)综合运营商,着力发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片区开发,城市资产经营等职能,服务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三)投资控股公司
受“43”号文影响,地方政府明确剥离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并对其债务进行了置换,在城建项目方面积极推广PPP模式,由于原有职能的调整,导致城投公司“无事可干”,可凭借其融资能力,向一般性投资控股公司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