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意见》明确了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并提出了协同推进配套改革的相关要求。
必须承认,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基本建立,保值增值责任初步得到落实,我国国有企业无论在资产规模还是盈利水平上都得到了发展,竞争力已经获得很大提高。
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弊端也是显而易见。《意见》指出,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依然存在,国有资产监管还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些领域和企业比较突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政企不分以及过分依靠国家补贴,导致国有企业失去了技术创新的热情,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财达证券分析师李明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企不分导致国有企业管理混乱,还容易使那些优质的国有资产变成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
李明明告诉记者,本次《意见》的重头戏就是国家从“管资产”开始向“管资本”过渡。
《意见》提出,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坚持“权责明晰、突出重点、放管结合、稳妥有序”的基本原则,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真正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同时,《意见》对于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给出了明确路线,国有投资运营公司的筹建工作正日趋明朗。李明明表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投资平台的组建更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监管,从管理体制着手从而更好地推进国企整体改革。
财政部部长助理徐宏才曾表示,新组建或改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成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隔离带”。今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指令主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一平台,通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化的方式往下层层传导,规避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从而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李明明表示,国企改革想要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关键还是政企分开,国家其实没必要对于企业绝对控股,作为出资人只需要享受企业利润带来的红利即可。从而激活国有资产的流动性,避免在某一行业、某一企业上被“套牢”,做到可进可退,既可以规避企业经营不善带来的投资损失,也可以将管理归还给企业,使企业更好地迎接市场竞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未来将会在分类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一批具备条件的央企试点进行改组,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而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一些权力也将会随之下放。
他表示,和以往国资委直接管理资产略有不同的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更加强调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于被投资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而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无论是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还是运营公司都需要进一步梳理国有资本,其运作周期较长,因此这项改革思路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