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 2019咸阳好人榜

中国经济分析:地方债置换额度增至3.2万亿,进一步印证了政府的放松立场

来源:中国城市投资网

日期:2015.09.21 阅读:4941
  财政部宣布,第三批地方政府债置换额度已经下达,全年总额度升至人民币3.2万亿元。此次额度上升已被市场广为预期,尤其是在经济增长疲弱的形势下,但3.2万亿的幅度略高于3.0万亿的预期。
  
  此次上调后今年地方债发行总量从去年的人民币0.6万亿升至3.8万亿。年初以来已发行规模为1.8万亿,因此年内尚有2万亿元左右额度。我们认为财政政策更为积极是今年以来政策放松相较去年的主要不同之处,并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在年内持续。
  
  我们认为此次上调置换额度是旨在支持增长的放松举措之一。除此次公布的政策外,本周最新举动还包括:(1) 降息+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2) 银监会和发改委联合发文敦促银行加快行动;(3) 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放松;(4) 惩办中央督查过程中发现的不作为官员。这些举动明确体现出政策立场的放松倾向,而直到上周这一直都是很多市场人士的主要担忧所在。
  
  我们预计进一步放松措施将会出台,具体形式包括:1) 加大力度支持政策性银行为基建项目融资;(2) 进一步降息降准;(3) 对政府机构施加更大压力盘活闲置财政存款并进行基建投资。
  
  倘若经济增速大幅低于我们的预期(三季度同比增长6.8%),地方债置换额度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但在地方债置换计划下,发行规模显着高于这一水平将缺乏理由,并会愈发被看作是净刺激举措,而政府可能希望避免造成这种印象。
  
  在实际操作中,“置换”的概念未必特别重要,因为在3月份财政政策转向后,地方政府重新开始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取银行贷款。由于原有融资方式重新被采用、新方式也同时并行,因此使用哪种方式偿还存量债务或用于新投资在实际当中并无太大差异。此外,由于地方债发行已经并将可能是“定向” 的,意味着商业银行购置的部分地方债原本若无中央指示是不会购入的,地方债置换的性质已经从地方政府债券变成了准中央政府负债。所以最近加大的可能既不是单纯的“置换”(也就是说政府扩大了融资总量),也不完全是“地方”政府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