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 2019咸阳好人榜

2015年三季度城投债供给预测:市场有情 奈何供给无意

来源:中国城市投资网

日期:2015.07.17 阅读:4679
  摘要:
  稳增长政策刺激下,城投债的信用资质有所修复,重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缩减,新增债券由于发行量骤减,供需失衡下发行利率处于低位。政策托底加上市场态度的改变,是否会催生城投债一波发行高峰,我们认为概率不大,三季度新增投资季节性减少,对应城投债的净融资额相比于二季度会同步缩减,预计3季度的城投债供给在3000亿左右。
  正文:
  一、融资平台公司投资放缓,负面效应已经有所显现
  如果要达到7%的增长目标,固定资产投资需实现15.2%的增速。我们根据今年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目标,假设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程度与2014年持平进行估算,预计20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需达到15.2%,总额将达到57.8万亿。
  融资收紧,投资表现出放缓趋向。经济下行周期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托底经济的重要途径,主要的投资主体为地方政府。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需要对自身债务进行“拨乱反正”,同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功能,而融资平台公司一直以来是地方政府在事权、财权不对称的背景下完成投资功能的载体,失去了地方政府信用背书,不得不自动收紧举债,放缓投资进度,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节奏表现出负面影响。
  二、发行人与投资者是否存在分歧?
  1、二级市场中重获投资者的青睐,信用利差明显压缩。投资增速放缓直接对经济下行产生压力,年内在保在建项目的压力下,政府逐渐放松融资平台公司的再融资条件,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大幅度缓解,存量城投债的信用资质相比于2014年年底有所修复。
  2、一级市场上,投资者的态度要比发行人本身更加乐观。
  2015年城投债发行规模相比于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且发行期限向短端集中,截止6月底,新增债券中1年以下的占比39%,比2014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尽管新增城投债大概率被排除在地方政府债务范围内,但投资者的需求并没有与发行人的供给同比例减少,一方面受到二级市场利率下行的指引,另一方面也存在对未来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表现为一级发行利率保持在低位。
  三、为什么我们觉得供给难以上升?
  虽然市场上投资者的热情升温,但对于下半年城投债的供给,我们认为明显增加的概率不大,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被纳入地方政府债务范围的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被置换的比例较大。目前2万亿的置换规模能够覆盖2013年审计结果中今年到期的部分,这部分已经没有了债务滚动压力。
  更重要的是,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期,融资决策回归企业本质。企业做出融资决策首要依据的是融资成本与收益,但2015年之前由于地方政府信用背书,融资平台公司对成本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未来收益能否偿债,而是成本的绝对高低;剥离了政府融资功能之后,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决策则回归企业本质,以项目经营收益为依据,以融资成本最低为考量。虽然目前政策有所放松,但仍在43号文的框架之内,新发城投债大概率被排除在地方政府债务范围外,那么,出于未来偿债压力的担忧,融资平台公司并不会因为政策的一时放松而转为乐观。
  四、三季度城投债的供给规模有多大?
  既然融资回归到企业本质,那么未来城投债的供给需要更加注重利率走势的影响。根据利率环境预测城投债的供给,2015年与2014年的可类比性更高。2013年年中爆发的钱荒直接提高了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下半年债券融资明显收缩;2014年,经济下行预期叠加货币宽松开启一轮牛市,收益率不断下行,债券发行成为融资优选,债券融资与新增投资步调表现一致。根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走势可以大概预测未来城投债的供给。
  一般二季度是新增项目的开工高峰期,在利率下行趋势中,债券融资额也会同步增加。目前来看,由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有所提高且市场对经济二季度企稳尚不确定,整个二季度城投债的一级市场利率水平仍属于低位,对应2季度净融资额为1759亿元,环比增长59%,同比减少69%。
  进入三季度,新增项目的开工规模相比二季度会有所减少,即使发债成本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城投债的净融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季度经济增长略高于预期,GDP增速达到7%,市场对于经济企稳的预期会有所增强,并不利于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下探。综合考虑,3季度的城投债净融资额在2季度的基础上减少至1000亿左右,城投债的供给规模估计为3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