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 2019咸阳好人榜

纾解地方债压力

来源:中国城市投资网

日期:2015.07.08 阅读:4465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土地审计报告显示,全国由地方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务中,需在今年偿还的金额高达1.86万亿元。面对巨额的地方债务,地方政府的还债能力却在下滑,刺激楼市成为重要出路之一。
  
  尽管多个省市早前已经多次出手救楼市,楼市回暖迹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最近一段时间仍有一些地区“大尺度”刺激楼市,比如,西安出台的楼市“新九条”中就有“购房入户”这一规定。兰州出台的楼市新政中,包括公积金首付降到二成、购房可入户、减免50%契税等。这些措施说明地方政府面临的压力很大。
  
  楼市放缓会给地方政府带来两种压力:一是财政收入压力;二是债务偿还压力。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仅土地出让金收入就占到地方财政收入一半以上,因此出台“大尺度”刺激楼市政策也不意外。
  
  同时很多城市通过政府融资平台抵押土地获得的贷款数额也很庞大,仅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金额就高达1.86万亿元。在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普遍锐减的情况下,如何偿还到期巨额债务,是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楼市可能会拉动卖地收入和税收,从而好去还债。
  
  不可否认,通过楼市还债是无奈之举,地方政府没有办法一下子拓宽收入来源大幅增加收入,通过卖地还债是最直接的选择。但在笔者看来,应对债务压力不能依赖楼市,首先,应对债务压力先要去“追债”。地方政府应该把各种应收款项尽快收回来,这是应对财政收入压力和还债压力的有效办法。以土地出让金为例,审计署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3年,全国29个省区市土地出让收入少征了3664.23亿元,而这些少征的土地出让金本就是地方政府应得的收入。
  
  其次,有效控制地方债务增长。审计署报告透露,9个省会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46%。如果不有效控制债务,债务“雪球”会越滚越大,即使不断刺激楼市也未必能应对债务压力。
  
  虽然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可谓是“紧箍咒”,但仍没有对地方债务增长形成有效约束。尽管今年3月份财政部下达了1万亿元的地方债置换存量债务额度,5月末又下达了第二批1万亿元的置换额度,但这种债务置换被认为效果有限。
  
  刺激楼市虽然可以拉动土地财政收入和房地产税收增长,但是副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惟有有效控制债务增长,通过创新培育新的税收来源,才能减少地方财政收入与债务管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才能轻装上路,楼市才会健康发展。
  
  面对1.86万亿元债务,在部分地方债务“控制没见成效”的情况下,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做好清理甄别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工作,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改造。笔者以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多用猛药,比如去年已经把地方债纳入政绩考核,就要落实,该问责则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