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推出的一系列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措施,无外乎是要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境外资金入场,以填充国内越来越大的融资需求。亦打算引入私募资金,以提升市场上的活跃度。毕竟我们不能一直人为控制利率水平,还是需要一些鲶鱼来激发市场活力。
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开给谁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开给谁看?
上周的股市碧绿一片,激发了无数段子手的灵感,比较流行的是:今天的股市情况很重要,决定了股民是和家人过端午,还是和屈原过端午。A股如此牵动人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散户在其中有重要比例,从人数到资金莫不如此。参与者众,事情自然就多,超过2%的大跌就足以让人痛心疾首,百元大股一个跌停就是10块钱的损失。当然,如果放到银行间债券市场,10块钱的损失,那就真的足以让很多人胸闷气短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在A股市场之外,还有一个体量和它差不多的债券市场。此前不为人知,是由于参与者受限,而且资金一动起来就是千万,上亿级别的,绝非散户能够参与。不过近日有路透社和MNI通讯社的消息称,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将允许私募投资基金进入。参与机构所需条件包括净资产不得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等。
今年以来,中国为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已然做了许多工作。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持续开放就是重要一项。4月,央行发布公告称,批准32家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11家QFII、10家境外机构和11家RQFII。6月又表示,批准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人民币结算业务参加行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交易。
这意味着境外的银行不仅可以在中国正大光明的购买人民币债券,而且可以用拿到手的债券抵押,再换到人民币出来,不仅能套点期限错配的收益,还使流动性有了保障。
近期,央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年)》中又称,正在研究取消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限制,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自主选择人民银行[微博]或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人代理其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意思是说,我这里虽然是新兴市场,但现在环境不错,各位央行大佬作为投资界食物链的顶层霸主,可以多投点儿银子进来的。
央行暖风频吹,除却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因素使然,可能亦有些述而不作的原因,比如资本外流和境内政府债务问题。关于资本外流,我们一直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实这一观点。新近有资料显示,欧洲清算银行总部的所在地比利时在今年的3、4月份连续抛售了1165亿元美国国债,因为比利时的GDP才4800亿美元,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有怀疑认为其背后是中国使用境外机构参与其中。如实情如此,那么比利时持有的美债一年多来从3800亿降到2300亿美元,是可以说明点问题的,即我们需要抛售些美债来换回资金补充国内。
至于境内债务,第一批置换债尚未发行完毕,第二批1万亿的额度又已经新鲜出炉。这对于许多入不敷出的地方政府来说是雪中送炭,而对于众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可能就是五味陈杂。投资端长期利率曲线平坦,融资端长期利率则不见明显下行,相较之下,如果不是自己放的款,流着泪也得自己接回来,就这个利率水平,对于中资银行来说真心缺少吸引力。但若让其他国家的央行来品评一下,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比如不久前,欧元区里的一些银行,还在干着借贷款送利息的奇葩生意。与其如此,干嘛不把钱投到中国来。毕竟,中国债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债务投资之一。而且,来自央行大佬、各路主权基金及境外金融机构们的投资还有一桩好处,就是稳定。因为他们多看重的是投资回报,就算是交易也是见好就收,与快进快出的热钱有本质不同。
不过,若是对私募投资基金也大手放开,意义可能就一样了。因为绝大多数的私募,都不会老老实实地做什么持有到期,若不能在一级市场上大量拿单翻手套利,那么肯定希望这个银行间债券市场有足够的波动性,这样才有买卖套利的机会,赚取绝对回报。
简言之,今年以来央行推出的一系列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措施,无外乎是要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境外资金入场,以填充国内越来越大的融资需求。亦打算引入私募资金,以提升市场上的活跃度。毕竟我们不能一直人为控制利率水平,还是需要一些鲶鱼来激发市场活力。但由此可以猜测到的,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仍需要尽力维系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弹性地盯住美元,这对于以日、韩及其他新兴市场为主要出口对象的生产厂家来说,肯定还会苦上一阵子的,这或许,是开放的代价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