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 2019咸阳好人榜

政绩心理造成对地方债的无限容忍

来源:中国城市投资网

日期:2015.05.22 阅读:3471
  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曾发布银行指示文件,要求后者不要盲目对与省级政府有关的借款人进行“抽贷、压贷或停贷”。预测数据显示,中国省级政府债务总额高达16万亿元(约合2.6万亿美元)。
  
  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银行可以延长贷款期限。在资金不足但工程还要继续的地方,地方政府可以直接提供资金渠道。中国银行体系不良债务规模被疑低报,主要归因于银行业对可疑债务展期的强迫性债务展期。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3月底,不良贷款在中国银行部门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仅增至1.4%。
  
  对于仍在发展中的市场,政府给予一些宽容,也并不是完全愚蠢的行为。失控的违约将会破坏市场信心和实际经济活动。真正有用的工程或许无法找到融资,致使不得不生活在破烂中的民众感到沮丧。
  
  江苏和新疆两省很快将成为首批进行较安全政府支持信贷置换成债券的省份。失败的话,可能会带来一段时间内的困境,但是这样试验更有可能成功。
  
  从理论上讲,以市场为基础的债务重组是有益的。但是,受讨价还价和以强凌弱等不当行为拖累,这样的举措也是混乱且难以应付的。深圳房地产开发商佳兆业,正在就一项旨在推迟五年现有贷款偿还的计划与债券持有人讨价还价。
  
  外国债权人几乎没有权利,但可以起显着的阻扰作用。然而,法律体系尚未羽翼丰满的国家,复制这样的情况,则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前景。
  
  一旦在有政府支持的和没有政府支持的之间画上一条明显的线,其他借款人就可能会暴露在市场力量下。令人满怀希望的是,政府最近的慷慨是更大计划的部分内容。但是,如果该进程不会很快到来的话,一种更为危险的信心危机将会浮现——那就是政府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计划。